前言
在地震灾害中,因地震次生灾害导致伤亡的比例为44%,而原生灾害伤亡比例为31%,低于次生灾害,那原生和自生灾害指的什么呢?
原生灾害:指地震发生时,因建筑物坍塌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次生灾害:指伴随直接灾害同时发生或由其引发的其他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水灾、火灾、爆炸、燃气泄漏等。
次生灾害真是比原生灾害更可怕的存在呀。
1何为抗震支吊架
什么是抗震支架?抗震支吊架是用于支承水管、风管、桥架等机电管线设备并提供抗震支撑的支吊架产品。依据规范,抗震支吊架的定义是:与建筑结构体牢固连接,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由锚固体、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
2设置抗震支吊架的依据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前,我国并未有具体的抗震设备制定标准和要求,后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减轻地震对于建筑机电系统的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应运而生,规范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的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在建筑机电工程中,抗震支吊架已开始强制使用,但是很多工程朋友对此还比较陌生,因为一直以来建筑在设计中基本不考虑机电的抗震,抗震支吊架也从没用过。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建筑机电行业在抗震领域有了国家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了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和设计。
抗震支吊架的应用在我国抗震减灾事业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标准难以发展,任何一个建筑从业者做抗震支吊架,必须要熟悉抗震支吊架的相关标准。否则在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的前提下,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抗震支吊架,都是不被允许的。
设计规范:2015年8月1日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强制实施;2019年11月1日国家标准《建筑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GB/T 37267-2018正式实施;
行业标准:2015年9月1日行业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正式实施;
验收标准:2016年3月1日验收标准《抗震支吊架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 420-2015正式实施;(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
熟悉和了解抗震支吊架行业的相关规范,是我们立足于行业的基础。
当业主在进行采购准备时,也应该对相关标准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在招标或采购时应对产品的相关认证和企业的资质进行明确,助于辨别不合格不规范的产品和品牌,真正的为项目为建筑负责。
3抗震支吊架布置及相关要求
01、设置限制
针对必须设置机电抗震支架的项目,具体要求是:机电抗震设防烈度为6级及以上地区项目。但也有上限:地震等级9级以上或者特殊要求的建筑不适用。
02、设计要求
设置抗震支架之后,机电系统基本可以达到小震不损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的标准。
03、设备要求
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应为:
(1)采用成品构件,非现场拼凑;
(2)连接紧固件的构造应便于安装;
(3)抗震支吊架应根据其承受的荷载进行抗震验算。
04、抗震支吊架的设置范围要求
给排水部分:
(1)需要设防的室内给水、热水以及消防管道管径大于或等于DN65 者,当其采用吊架固定时,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抗震支承;
(2)8 度、9 度地区的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立管其直线长度超过50m 时宜采取抗震动措施,其直线长度超过100m 时,应采取抗震动措施;
(3)8 度、9 度地区建筑物中的给水泵等设备应设防振基础,且应在基础四周设限位器固定,限位器应经计算确定。
暖通部分:
(1)管道不应穿过抗震缝,当必须穿越时,须在抗震缝两边各装一个柔性管接头或在通过抗震缝处安装“门”形弯头或设伸缩节;
(2)锅炉房、制冷机房、热交换站内的管道应有可靠的侧向和纵向抗震支撑,多根管道共用支吊架或管径≥300mm 的单根管道支吊架宜采用门型抗震支吊架;
(3)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m2 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0m 的风道可采用抗震支吊架,风道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和设计应符合本规范要求。
(4)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其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
燃气部分:
(1)对于内径不小于25mm 的燃气管道应进行抗震设计;
(2)燃气管道通过隔震层时,应在室外设置阀门和切断阀,并设置地震感应器,地震感应器与切断阀联锁;
(3)在建筑高度大于50m 的建筑内,燃气管道应根据建筑抗震要求,在适当的间隔设置抗震支撑。
电气部分:
(1)重要电力设施可按设防烈度提高1 度进行抗震设计,但为8 度及以上时不再提高;
(2)对于内径大于等于60mm 的电气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150N/m 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均应进行抗震设防;
(3)设在建筑物屋顶上的共用天线等,应设置防止因地震导致设备或其部件损坏后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措施。
4抗震支吊架的常见形式
依据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抗震支吊架是由锚固件、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应采用成品构件,连接紧固件的构造应便于安装。
5抗震支吊架施工技术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抗震支吊架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中,做抗震支架工程,必须要谨遵规范的施工管理,合理的施工流程,先进的施工方法,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
01、抗震支架项目的施工部署
施工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开展一个项目的重要前提,是前行的火车头,只有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而准备工作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熟悉施工图
施工前,首先要详尽的了解深化图纸,复核计算书及验算书。对项目的情况进行摸底,复核项目工程量,对比各个节点大样图,对施工难度较大的地方,提前做好对应安装方案。
b.编制文件
依据图纸,结合现场管线安装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
c.材料准备
根据图纸工程量准备好所需的材料、构配件,结合项目总体进度,与接货单位协商好进场时间节点,进场路线及货物的存放位置。
d.技术交底
材料进场,在进场验收完毕后,及时组织班组进行现场查勘,并对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坚持样板先行的原则,进行样板的安装工作。
深化设计
设计流程:熟悉设计图→设计图纸的会审→各专业的协调→深化设计→设计单位、建筑设计单位相关结构设计会签(如有问题返回各专业的协调后修改)→图纸报审→交付施工。
劳动力准备
为了确保本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目标的实现,达到保障施工进度和劳动力投入需要的目的,劳动力的投入按阶段配备,安装工程在主体施工和粉刷施工时必须服从土建工程的工期安排,随着土建的进度和工作量的增减及时调整劳动力的配备,确保完成节点工期目标。
现场临时设施及办公暂设布置
(1)现场办公室整齐,上墙表齐全,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2)各项管理制度齐全,档案整理及时完整,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施工机械准备
(1)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部署并结合各分部分项施工顺序,拟定施工机械出场计划,按计划要求安排精良的机械设备进场,进行保养和调试。
(2)对于小型施工机械设备,则根据工程各施工阶段施工进度实际需要进行经济、合理地配置,有计划组织进场。
(3)所有机械设备进场后均事先规划适当的位置停放,小型设备则在库房内集中储蓄备用。
2、材料管控
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只有采用符合技术要求的材料,才能保证抗震支吊架的安装质量,因此抗震支吊架的各配件、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抗震支吊架常常应用于地下室机电管线,而地下室具有潮湿和有杂乱电流腐蚀的环境特征,因此槽钢材质需要有效的防腐措施,应采用表面275g预镀锌或热浸镀锌处理,热侵镀锌层厚度≥50μm,材质不低于Q235,槽钢壁厚应≥2.0mm,以保证足够的剪切应力,为保证抗震支吊架的刚度及减小变形,槽钢的截面不应小于41*41mm。
(2)抗震支吊架采用锚栓的有效锚固深度应为80mm —100mm,普通的混凝土膨胀性锚栓其力学性能已经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如有特殊需求的可优选采用具有适用于混凝土开裂区的带机械锁键效应的扩孔型机械锚栓(包括自切扩孔锚栓和后切扩孔锚栓两种),钢材强度分为4.8级、6.8级以及高强度的8.8级钢,表面处理有电镀锌或粉末渗锌防腐涂层处理,镀锌层厚度≥45um,并有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承载力检测报告,以满足使用节点承载力要求。
(3)抗震支吊架冷弯U型槽钢内缘须有锥形齿牙,深度不低于0.9mm,以保证所有配件的安装依靠机械咬合实现受力传导,严禁任何以配件的摩擦作用来承担受力的安装方式,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可靠连接。
(4)全牙螺杆及六角螺母材质应采用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规定的 Q235钢,螺杆强度不低于4.8级,表面采用电镀锌防腐处理,镀锌层厚度不低于10μm。
(5)抗震管夹厚度应不低于5mm,宽度不低于40mm,以保证管夹在受地震作用力时不能轻易变形。
(6)对于消防系统(消防喷淋、消火栓系统以及防排烟)的抗震支吊架,产品应通过消防产品耐火测试,耐火时间不少于90分钟。
3、保证抗震支吊架安装进度和质量的有效措施
抗震支吊架安装的进度控制
因为抗震支吊架涉及的机电分系统较多、而且施工过程是依托其分系统的安装进度的,所以把握进场时间节点很重要,进场早了可能会出现安装一段时间无工作面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人员窝工现象,相反如果进场太晚,部分房间已经封板,会出现无法安装的困境。所以安装人员应在前期多进行实地考察,评估项目的总体进度情况。依托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及各分系统的进度计划,配合业主和监理的统一调配,确定施工进度的相应时间节点,保证施工进度,确保总工期。
抗震支吊架安装的质量控制
质量是建设工程中的核心命脉,如果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不仅会因为质量不合格而不得不返工,延误工期,浪费财力、物力,而且还会造成现场安装的抗震支吊架达不到设计要求,在地震来临的时候,起不到对机电管线的保护作用,形成安全隐患,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而现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抗震支吊架安装中的技术交底工作
抗震支吊架在安装过程中,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能够掌握抗震支吊架安装时应遵循的技术要求。
(2)严格落实施工中三检制度
施工现场一批抗震支吊架安装完成后,安装人员应该首先自检,再由其他班组检查,最后由现场人员终检,对于不符合规范要求安装的支吊架,坚决整改到位。
4、安装工艺流程
抗震支架施工可划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根据施工图定位,抗震支架支架地面拼装。
第二阶段:分层、分区域抗震支架吊装。在此阶段,应协调各专业交叉作业时间,处理好管道布置与交叉走向。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
第三阶段:各专业管道安装阶段的配合工作。
第四阶段:调试和竣工验收。
(1)下面我们来看看抗震支吊架的安装工艺流程,抗震支吊架安装的流程基本如下:
施工准备工作:准备相对应的施工工具,及安全防护装备。
定位放线:依据施工图纸,现场测量尺寸,找准点位。
切割钻孔:按照测量尺寸切割材料,并在相应位置钻孔。
抗震支吊架预支:将相关构配件及槽钢预支在点位上。
抗震支吊架安装:将各个构配件按照规范要求连接到位,确保支架与结构之间有可靠连接。
抗震支吊架调整:在安装过程中,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调整,使之达到标准要求;
安装后检查:施工人员先自行检查安装的支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牢固可靠,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再由班组其他人员检查是否合格,最后由专职技术人员来进行终检,严格按照三检制度实行,以确保抗震支吊架安装质量;
(2)安装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准备材料➨定位放线➨切割材料➨支吊架预制➨支架安装 ➨支架调整➨安装后检查
(3)安装过程中需注意的要点:
抗震支吊架必须严格按照图纸点位安装,不得擅自调整点位之间间距或是减少点位,各斜撑的角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采用的螺栓应与结构体可靠连通,确保各个部件之间紧固、可靠。但是实际中现场管线常常会发生变动,产生现场与图纸不符的现象,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需要专业厂家依据现场管线,重新进行力学计算,选用合适的支架类型,以满足现场管线的抗震受力需求。
所有的产品的零配件及型材应在工厂预制完成,根据现场尺寸装配,不允许在现场进行焊接。
槽钢现场切割部分切口,应保证切口断面垂直,切割后应使用板锉去除毛刺,然后对切口进行防腐涂层修补处理,修补后的涂层厚度不得低于原涂层厚度。
5、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并不是和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分离的,安全生产是基石,只有把控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才能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从而保证安装作业的顺利展开。抗震支吊架的安装往往都是登高作业,本身存在着一些风险源,因此在现场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应该特别注重以下方面:
a.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
b.进行登高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
c.严禁酒后、疲劳上岗作业。
d.使用工具接线必须按照规定从指定区域接线,并做好电线保护工作,禁止裸接、电线裸露等情况出现。
e.在地下室以及光线较暗区域工作时,必须使用其他灯光照明,做好照明电源保护。
抗震支吊架安装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安装质量的好坏不单单是一个方面所能决定的,只有在前期准备充分、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安装操作规范、安全防护措施准备到位,才能确保抗震支吊架的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从而达到抗震减灾的目的,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6抗震支吊架现场安装图片赏析